两个人的沟通,70%是情绪,30%是内容
发布日期:2020-05-28 12:58 来源:http://www.bd-inn.com 点击:
两个人的沟通,70%是情绪,30%是内容
我们总说遇到问题要多沟通多交流,不少朋友就抱怨:不是我不想沟通,是他根本就不想面对问题,懒得和我说事。
还有人说,没用的,如果沟通能解决问题的话,长舌妇们早就拯救世界了。
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语言沟通失去了信心?
因为沟通无效,说了白说,不如不说。
其实两个人的沟通,70%是情绪,30%才是内容。
会说话的人,能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,无非是打通了对方情绪那一关,让他愿意听,说的话才有效果。
沟通不是说服
当一段谈话,对方是抵触的,那么你说什么,他都听不进去。
最常见的无效沟通就是“说服型”沟通。
莎莎是一个整理收纳咨询师,很爱整洁,把家里收拾得仅仅有条,偏偏老公李辉是个随性的人,倒也说不上邋遢,只是在家务方面不符合莎莎的要求。
莎莎常常提醒李辉:
· 洗碗,不只是洗碗,要顺带着收拾厨房,把锅碗瓢盆归位,把台面上的水渍和油污擦掉;
· 叠衣服,不同衣服有不同的叠法,便于收纳,下次穿的时候也一目了然;
· 用不着的东西赶紧扔掉,不要放在家里占位置。
但李辉只是听听,很少按莎莎说的做。
两个人就像妈妈和青春期的孩子一样,一个说你这样是不行的,另一个基本不听,烦了关上书房门非暴力不抵抗,任莎莎怎么说,总之他不接招。
夫妻双方的沟通,往往是一场权力之争,争夺权力的方式和表现不同,但他们想让对方接受的无非是:我更正确,你要听我的,你不听我的就是故意惹我生气。
在这场权力斗争中,激发了双方的负面情绪,没有赢家。带着说服的态度出口的话,对方厌烦都来不及,怎么会听?
沟通有两个层面,一个是内容层面,也就是你说的实质性东西,另一个是关系层面,就是我俩关系如何,是不是站在一起的。
要想让对方听你内容层面的话,就先得理顺关系层面,这就像他的心有两扇门,第一扇门关乎情绪,他的情绪良好,愿意打开这扇门,他愿意听你说话,你才能进到第二扇门,说实质性的内容。
听起来让人排斥的话,首先激起的是对方的负面情绪,对方不愿意听,在关系层面上,对话就失败了,说多少都白搭。
只有他愿意打开第一扇门,来听你说话的内容,沟通才能有效果。
沟通,最重要的不是说服对方,而是理解对方;不是告诉对方我是对的,而是告诉对方,我愿意接受你的想法,体谅你的感受,对方才有可能接受你提的建议和意见。
沟通不是发泄个人情绪
另一类常见的因为听者情绪上不接受,沟通失败的情况是,“倾倒心灵垃圾”型沟通。
有人说出来的话全是个人的负面情绪,像是在倒出心里的垃圾,给听者的感受是,自己简直就是一个“垃圾回收站”。
比如:
· 话痨,越扯越远,一不小心翻起旧账;
· 抱怨,一肚子气,越说越气,天下人谁都负了TA;
· 撒气,说话只是为了发泄情绪,口不择言,弄得别人很受伤。
朋友的邻居毛丽婆媳关系不好,经常在家吵到鸡飞狗跳,还一有机会就拉着朋友给评理,长此以往,朋友不堪其扰。
那些引起争吵的事情,和大多数家庭一样,婆婆给孩子穿多了,毛丽不同意;毛丽和老公吵架,婆婆不管对错,向着儿子;婆婆不体谅毛丽工作辛苦,反而挑剔她起床晚,家务做得少。
开始的时候,朋友都帮着她分析矛盾,想办法解决,但后来发现,没必要,毛丽并没有想解决问题,她要的,只是找个人吐槽、倾吐心里的不快而已。
朋友觉得自己的好心都白费了,还搭进去大把的时间听鸡零狗碎,毛丽的负面情绪,传染给了朋友,让她的情绪也很不好。
“倾倒心灵垃圾”型沟通,发泄了自己的情绪,给对方造成困扰,让听的人很不舒服,即使朋友能理解邻居的处境,也无法在屡次被当做“垃圾桶”之后,还能平静地听她诉说。
这样的沟通,只是说话人逞口舌之快,完全不顾听者的情绪,阻隔了沟通对象70%的情绪部分,另外30%的吐槽内容也只会让人反感。
避免过度沟通
过度沟通是个啥?
你记得《大话西游》里唐僧的经典台词么:“你想要啊?悟空,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嘛,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,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,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。你真的想要吗?那你就拿去吧!你不是真的想要吧?难道你真的想要吗?……”
唐僧这样说话,就是过度沟通,电影虽然夸张了点,但却是我们身边很多人正在使用的一种沟通方式,他们不断地沟通,反复地沟通,甚至要求实时沟通,说着车轱辘话,却毫无用处。
既浪费时间,又消磨耐性,听者的情绪好不了,沟通怎么能有效?
《沟通的艺术》里写的,“消极的沟通越多,带来的消极结果也只会更多。”
的确,那么过度的积极沟通,是不是就好呢?
并不是。
太多正向思考的刺激,可能导致我们压抑自己的情绪。
想想那些爱打鸡血的晨会吧,每天正能量的话换着花样说。长此以往,效果如何呢?
对于业绩较好的人可能有用激励作用,而对于自身能力不足的人呢?他本身血槽已空,面对“要对自己有信心”、“凡事正向思考”等等话语,他心情更低落,他的大脑在告诉自己:骗谁呢?我就是不行,是个垫底的好吗?说一万遍我最棒也改变不了现实。
而且当他们听到太多正能量的话,往往会觉得自己根本不属于这个集体,没人体会自己的痛苦,还会有一种“我太差劲,真的做不到”的自我否定。
人一旦有了这种负面情绪,越多的激励反而效果越差。激励也要适可而止,过度了同样让人情绪不适。
过度沟通,需要人压着性子听话,激起了人内心的逆反情绪,说话的内容也会让人排斥。
沟通,是人与人之间、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,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。
而要达到一致和通畅,前提就是双方情绪良好、愿意进行互动。
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·凯·阿什在对待员工问题时,做法是“先表扬、后批评、再表扬”,也就是说无论批评什么事情,她都把值得表扬的事情放在批评的前后说。
她这一做法非常有效,即使她批评人,气氛也是友好的,员工愿意听她说话,能接受她的批评,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员工带着鼓励的话离开,心里感受到老板的关心,激励自己更努力工作。
这是说话的艺术,在让对方情绪层面顺畅后,内容层面的沟通就事半功倍了